有一首可能各位都能琅琅上口的台語金曲叫做"墓仔埔也敢去"~沒錯!
升學班張老師這趟去巴黎,特別到了一般觀光客不會去的景點,也就是巴黎的"墓仔埔" !
巴黎赫赫有名的三大公墓,分別是北邊的蒙馬特公墓、南邊的蒙帕納斯公墓,
以及本次張老師要帶大家前往的 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
拉雪茲神父公墓座落於巴黎東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墓之一,也是巴黎市區內最大的公墓!
那大家可能會想...."墓仔埔"有甚麼好逛的??
不同於華人對於死亡的忌諱與禁忌,西方的墓園往往都有其明亮設計和縝密的規畫,
墓園就像是公園一樣,除了是懷念故人的場所以外,也可以是大眾尋求沉靜的漫步空間,
相異的文化和生死觀念,讓墓園轉化為不同的生活場域,
(墓園幽靜的氣氛往往是人們沉澱心靈的好地方)
(墓園名人地圖...張老師打趣地說: "名人夜總會"是也! :P)
而巴黎的拉雪茲父公墓更安葬了許多影響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名人,
如:作曲家蕭邦、比才、羅西尼、安奈斯可,文學家莫里哀、巴爾札克、王爾德、普魯斯特,
畫家大衛、安格爾、德拉克洛瓦、莫迪里亞尼、傑利柯,
女高音卡拉絲(Maria Callas),名歌手皮雅芙(Edith Piaf)、蒙頓(Yves Montand)...等等,
此地成為世界各地追隨者或仰慕者的朝聖之地,
(彩色鑲嵌玻璃透過光線灑在墓室牆上)
(哥德式的高聳風格)
19世紀初,由巴黎市籌備了東邊面積百英畝的地,由拿破崙開設了這個公墓,
由於18世紀末巴黎墓地的傳染病橫行,當時規定不准於市區設置墓地,
(石棺上充滿花朵意象的十字架)
拉雪茲神父公墓由於離當時的市區較遠,也較少人願意來此安葬,
官方靈機一動,將劇作家莫里哀和詩人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兩人遷葬於此,
與名人為鄰的誘因蔚為風潮,直至今日,形成巴黎墓地的重要聚落。
在墓園裡參觀,也可以發現法國墓園設計的幾種固定形式,
譬如具有各種表情的人像裝飾或亡者遺像的設計,
有寵物長相左右...
或紀念碑形式的設計...
或具有宗教象徵的安排...
或家族墓室的集合安置...
(規劃良好的墓園裡少有陰森的氣氛)
(圖/文: 張老師)
相關連結:
【張老師@巴黎】啟程
【張老師@巴黎】冬季的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
【張老師@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_歷史
【張老師@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_文學
關於蘭陽畫室
蘭陽畫室教學特色
蘭陽畫室開課資訊
蘭陽畫室地理位置
蘭陽畫室Facebook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粉彩美術推廣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