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的靜物,
美感是必備的,
讓學員透過觀察就能體會美感的要素,
更能針對各學習階段,
從初學的依樣描寫到進階的創作轉化,
都能為學員提供不同的學習養分。
靜物的擺置從構想、物件挑選、畫面構成,
到色彩計劃環環相扣,
有時更可以將優秀藝術家的創作思維結合其中
使得學員藉此深入體會步創作面貌,
這就必須透過縝密的規劃經營,
有美感而深具教學內涵的靜物才能完成。
胸像、人偶、樹枝,靜物題材中常見的元素,
但結合了包捆藝術,給予畫面新的生命。
包捆的線條與背景的色塊相互對映。
學員作品欣賞
(一組好的靜物必須讓學員照著畫,就是一幅好作品。)
(線與面,色塊與灰階,讓畫面好看更有教學的意義。)
(讓想像力在作品中玩個過癮。)
(即便相同的構圖,小朋友的眼中卻看到的不同的世界。)
圖文編輯/鄭老師
註:
克里斯多‧耶拉瑟夫與包裹藝術
克里斯多‧耶拉瑟夫(Christo-Jaracheff)出生於西元1935年,保加利亞人,曾在索非亞、布拉格、維也納藝術學院接受美術訓練。西元1958-1964年間住在巴黎。
從1950年代起開始耶拉瑟夫便活躍於巴黎與紐約兩地,1958年時他開始發表最初的包裹作品,不論是椅子、書本、女人甚至建築物,他都用巨大的塑膠布予以捆包,再以繩子纏繞。他曾包捆「自由女神像」、「柏林國會大廈」、「倫敦塔」、加州海岸線、「巴西里約基督像」、「巴黎艾菲爾鐵塔」等等。
全站熱搜